疫情之下,我们如何应对谣言?
澳门永利网址8553 孙恺悦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22日,世卫组织赴中国考察组发表声明称,“新冠肺炎”病毒可存在人传人的现象,中国政府迅速行动,1月23日武汉市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拉开了全民抗疫的序幕。
疫情期间,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各种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消息:新增病例情况、新冠病毒的各种预防措施、有效对抗病毒的方式等。然而我们发现,在大量的信息中,会夹杂着各种流言、谣言和不实报道,比如未标明出处的“某某食物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新冠病毒通过对视可以传播”以及各种“钟南山院士说...”等等。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危机的爆发期,由于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知之甚少,加上西方媒体所做的煽动性报道,导致大家恐慌情绪不断升级,谣言层出不穷,更容易被进行二次传播。
事实上,谣言和流言极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出现。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容易引起群众的集合行为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渠道与正常的社会传播有很大不同,往往更具有非理性的特点。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和情绪的传递,会受到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的制约,我们的情绪特别容易受到与我们关系亲近的人所感染,我们也更倾向于相信周围的人传播的信息。这也从一个方向揭示了为何近年来微信“朋友圈”成为谣言传播散播的重灾区。
公共突发事件中,谣言演变效率呈现倍增趋势。首先,谣言的制造者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偏见,将所有人都视为疫情的受害者,同时官方信息的延迟和缺失会导致受众更容易相信造谣者传播的信息;其次,谣言的传播者基于情感煽动,如利用恐慌情绪,传递“物资短缺”等信息,造成抢购潮;第三,信息接受者基于对自身的权益维护,在看到网上传播的信息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怕错过保护自己的机会,因此更容易相信谣言,哪怕是那些平时被认为的“无稽之谈”,也有很多人信谣、传谣。
在本次疫情谣言中,新媒体的匿名性、迅捷性也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造谣者制造谣言的成本低,传播效率极快,而受众信谣、转谣的概率更高,谣言散播的范围更大。目前疫情中所呈现的“造谣文化”呈现高频次造谣、传谣、转谣,高概率信谣的状况,急需重视和整改。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知法、守法,不给谣言提供发酵的土壤。
同时,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首先,我们要学会区别“权威媒体”与“营销账号”“谣言组织”的区别,可信任的权威媒体有央媒、党媒和正规的新闻媒体;“营销号”则经常会采用骇人听闻的标题以吸取流量,并会夹杂广告等;“谣言组织”则经常会散布阴谋论信息。其次,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要注意观察动态,要做到“少转发、慎评论、不盲从”,不要偏听偏信、妄下结论。
本次疫情中,面对谣言,我们的政府和媒体也在时刻行动,对于恶化事态累的谣言给予严厉打击,人民日报和其他的主流媒体也开足马力,澄清谣言,如腾讯开辟了网络辟谣平台——较真;今日头条也有专门的辟谣板块等。
抗疫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中国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有党和国家作为人民的坚强后盾,人民才更有底气。抗疫时期,无数热血儿女英勇在前,我们在后方才有得来不易的片刻安宁,对此,我深怀感恩,唯有更珍惜当下,全力配合党和政府的政策,为前线人员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