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一个依旧滚烫的名字。
如果他还在世,今年已是97岁高龄。天妒英才,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2岁。然而,他以远低于平均值的人生长度,活出了远超常人的生命密度。
在河南兰考,他最后奋斗的地方,焦桐林连片成荫、良木累累;从乡亲口中乐于助人的“小禄子”,到百姓心中无限牵挂的“焦书记”,辞世半个多世纪,人们依然怀念着他。
对群众的亲劲
彰显的是人民立场
立场问题是根本问题。正是因为焦裕禄同志立场站得稳,才能和群众心连心,他的名字才能深深刻在人民心底。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5天,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这短短的400多天里,他不顾病魔缠身,亲自带着兰考的人民群众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真真切切地改变了兰考那片“神奇”的土地。在这400多天里,他几乎走遍了兰考的每一寸土地,在下乡的时候他住的是农民养牲口的烂棚子,吃的是最粗的糙粮,县里明明给他配有汽车,而他却终年以一辆破自行车为伴。
大雪封门夜,他访贫问苦,一句“我是您的儿子”,让多少老百姓热泪盈眶。
半夜下暴雨了,他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资料,竟然不顾生命安全行走在兰考县城里的每一个角落,记下每一处危险。为了彻底地把兰考老百姓从苦难中救出来,他顶住了自己的病痛,在腹部硬生生地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还不忘为人民工作……
抓工作的韧劲
展现的是优良作风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看到了焦裕禄同志的好作风,才把他看成党的好干部。
面对“三害”肆虐,焦裕禄同志发出了“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誓言。
他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蹲点调研,对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闯出了治理“三害”的新天地。
焦裕禄抓工作的那股韧劲,不仅感动和教育了群众,也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总开关”,信念坚定必然对党忠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拼命工作。
当上级决定派焦裕禄同志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兰考工作时,他不仅没有半句怨言,而且心存感激。
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我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尽力完成”,并下决心拼上老命大干一场,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天天都在拼,终身都在拼,用一个个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
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人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的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困难面前,
焦裕禄大胆地喊出了“有朝一日,我要让眼前的这一片片沙丘变成一片片绿林;洼地变成一块块鱼塘;盐碱地变成绿茵茵的麦地”的誓言。
在和消极的同志谈话时,
他说:“现在我们面临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苦熬,一是苦干。苦熬,我们被‘三害’给吃了;苦干,我们就把‘三害’给吃了。”
在苦干面前,
他紧紧地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殊死搏斗,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好每一小件事。
在自己的工作上,
他更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事事为着群众,时时想着群众,集中群众意见和智慧,尊重群众创新,随时与群众保持联系,永不脱离群众。
在焦裕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笃行,看到了一种光芒。
求实奋斗不止的密码
从1953年6月到1962年6月,青年焦裕禄在洛矿工作时间长达9年,占据了他参加革命以来工作生涯约一半的时间。在这里,他带领队伍在幕天席地中奋斗,提前打通了从火车站通往厂区的道路,为早日建厂投产立下汗马功劳;还是在这里,善于钻研、迎难而上的焦裕禄,从抓牛尾巴的农业干部成长为抓工业生产的一把好手,带领队伍研制出了国内首台直径2.5米的双筒卷扬机,这台额定使用年限20年的机器,后来一直坚持服役了49年……
在洛矿工作的9年,是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最重要的一段时期。1963年6月,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召开各公社书记和各局委负责人会议。焦裕禄提出,要自己动手写文件:“重要文件不要委托秘书写,特别是讲话、做报告,更不要别人写好,自己在那里干巴巴地念。我的体会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还是自己做的饭菜香。”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在兰考大地上闪耀着恒久光芒的佳句,其实就诞生在洛矿的机床边。
他总结的基层干部“十条工作经验”:
(1)要依靠群众;
(2)要发扬民主;
(3)要经常总结工作;
(4)要学习政治;
(5)要利用积极分子做工作;
(6)要了解群众思想,关心群众生活;
(7)要依靠党的领导;
(8)要搞好团结;
(9)要学习党的政策;
(10)要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
至今仍对基层干部谋事创业具有重要的引路示范作用。这一宝贵经验的炼得,来自于洛矿派他到大连起重机厂担任实习车间副主任期间。
总书记曾为他的精神两度落泪
习近平总书记对兰考一往情深。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兰考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训班学员座谈。他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1990年,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重访兰考,写下《人民呼唤焦裕禄》,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夜不能寐,含泪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了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以及亲民爱民与百姓相依为命的家国情怀。
央视《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童声版MV
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我们现在需要弘扬、需要秉承的一种精神,因为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475天它就凝聚成一个永恒,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我们就会坚持这种精神。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
亲民爱民 艰苦奋斗
科学求实 迎难而上
无私奉献
怀念一个人,怀念一种精神
我们缅怀这个很普通的名字,
就是在呼唤
那样一个崇高而又不朽的精神,
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